村网通总站 船山村 520916.nync.com 欢迎您!
无论从哪个方向进入南岳衡山风景名胜区,都会被四通八达公路旁开满的鲜花和漫山遍野深浅不一的绿色植被所吸引:衡山乡村,一片片高标准精品农田、一道道规模宏大的生态水渠、一条条宽敞笔直的机耕道路、一垅垅浓翠难化的席草、茶叶、黑提和一座座掩映在果树丛中的农家庭院,好一幅精心绘制的色彩斑斓现代农耕图!好一条与5A景区相映生辉的生态风景线!
位于湖南中部偏东、湘江中游西岸的衡山县,四面包围南岳风景区,人们祖祖辈辈守护着衡山的绿水青山。衡山县农业综合开发办一帮人,为保护绿水青山,发扬“钉钉子”精神,一茬接一茬,一任接一任,一直以来“咬定青山不放松”。他们立足自身优势,突出“综合”特色,措施综合建设高标准农田,项目结合推进席草产业化经营,产业融合发展新兴旅游休闲农业。走出了一条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依托绿水青山打造金山银山的农业综合开发新路子。
2014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验收总结时,衡阳市农业综合开发办主任谢树连点评道:衡山顺应时势,发力再造生态风景,正是他们深刻领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先进理念,“综合”契合“绿色”,严密对接铺就了一条金色大道。
措施综合:一条条会呼吸的渠道筑起绿色基础
走进衡山县店门镇双峰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这里既有水泥砌的“三面光”渠道,还有各式各样生态护砌的渠道。与“三面光”的渠道相比,生态护砌更富有生机。田埂种大豆,蜘蛛在结网,听得见蛙鸣,生态系统与外界有斑块、廊道相通,被人们形象地称为“会呼吸的渠道”。
2014年,农业综合开发投资1210万,建设店门镇双峰高标准农田项目,惠及双峰、石门、柏树三个村,建成高标准农田1万亩。
在项目设计中,贯彻生态、环保、节约理念,充分征求农民群众意见,始终尊重农民群众意愿。在现场勘测时征求农民意见,形成设计初稿时二次征求农民意见,设计文件报批前公示征求农民意见,形成“三上三下”征求农民意见工作模式。凡是农民群众要求的,必须列入规划;凡是农民群众反对的,坚决不搞;凡是个别思想暂时不通的,做通思想工作后再搞。
在项目建设中,针对项目区地形地质条件,采取不同的护砌方式,力争做到生态、环保、节约。同时,渠道每间隔一定距离,设置一个生物通道,真正建立了一个渠体、水、植物、动物、土壤之间互惠共存的生态体系,确保了各类生物体的栖息繁衍,实现了生态环境中的物质、养分、能量自然交换。
农业措施,针对项目区耕作层潜育有机质恶性积累,速效养分低的现状,积极引导农民调整作物布局,改过去稻—稻种植为草—稻种植,并幅射周边面积达6万亩。同时采取测土施肥、增施有机肥、平衡施肥、深耕等措施,改良土壤的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农作物生长环境。
农田防护林建设,因地制宜,尝试在主要灌排渠道两旁种植茶叶近20万株。经过近一年的抚育,已长成绿油油的带状风景,既绿化美化了环境,采摘茶叶有收益,且能使项目区范围小气候得到改善,深受群众欢迎。
科技措施,在推广良种、良法,先进适用技术的同时,为保护生态环境,全面推广了无公害杀虫技术和施用农家有机肥,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量。2014年,项目区安置了太阳能诱蛾灯60盏,施用沼渣等农家有机肥2000担,化肥、农药使用量几乎为零。
说起店门镇双峰高标准农田项目,当地村民无不为此“点赞”。 不仅解决了农田的灌排和机耕问题,产量提高,产品价格上升幅度大,还极大地方便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省力、省水、省钱、方便、高产、赚钱”,柏树村支部书记李水云如是说。
项目结合:一根根绿色席草筑就富民强县产业
几百年来,这里的妇女在家打草席,男人做席草或者草席的生意。但由于规模不大品质不高,农民只能赚点小钱。“引导、扶持!利用农民积极性做大席草产业!”多年来,衡山县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承担基础设施建设,科技项目支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产业化项目扶持种植及加工销售。东风送暖,衡山席草产业迎来了真正发展的春天!
农业综合开发2000年在店门镇立项,投入财政资金600万元,改造中低产田1万亩。 2006年投入财政资金465万元,对逢缘草艺有限公司草席加工项目立项扶持。2007年利用世行贷款农业科技项目,投入财政资金273万元,对金缘草席合作社席草种植项目立项扶持。2012—2013年,部门项目对坐落在店门镇的九观桥灌区节水配套改造立项,投入财政资金1400万元,对整个灌区干支渠系、建筑物进行了防渗加固。
在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的同时,逢缘草艺有限公司在农业综合开发科技项目的支持下,2005年引进日本蔺草,通过不断选育,提纯复壮,已培养成高产稳产、抗性强、适应本地土壤气候条件的新品种。现已建成200亩原种基地,2000亩繁育基地。
在长期的席草种植、加工、销售过程中,逢缘草艺有限公司、金缘草席合作社与农户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
普草种植。公司实行指导生产,建立了“公司+合作社+农户”宽松的利益连接机制。公司负责发布席草销售信息、保护价收购;合作社负责技术指导、草种调剂;农户负责种植、收割、晒干,高于保护价时自行销售。店门镇梅桥村村民杨秋阳告诉笔者,她家今年种了3亩多普草,收割席草5000余斤,全部由公司收购,收入1万多元。
蔺草种植。公司实行订单生产,建立“公司+合作社+农户”紧密的利益连接机制。公司负责烘干、按合同价收购;合作社负责技术指导、收割、运输;农户负责种植、管理。源添村村民周仲文今年种植蔺草50多亩,与公司签订了收购合同,产品全部由公司按2400元/亩收购,收入超过13万元。
草席加工。通过产品销售和加工引导,建立了“公司+加工大户+农户作坊”三梯次加工基地。公司承担高档席加工、产品销售、新产品开发;加工大户承担中档席加工、高档席初加工;农户作坊承担低档席加工。作坊、大户与公司的产品始终保持一个代差,形成互补而不是竞争,共同满足市场需求。双峰村村民刘光明,利用自已住宅作厂房,配置4台编织机加工草席,年加工草席在6万条以上,销售收入在100万元以上,利润达15万元。
通过龙头带动,2015年全县席草种植面积发展到67000亩;加工农户发展到1320户。农民种一亩席草产值3600元,纯收入1150元,相当于3—4倍种稻收入。“草-稻”耕作制,不仅改良土壤,而且草田晚稻比双季稻田晚稻增产100公斤/亩左右。每亩草田席草加工附加值3000元以上,2014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5003元,席草种植区人均纯收入达17903元,高出2900元。草席产业已成为衡山农民一大主要收入来源。
逢缘草艺有限公司董事长康诗林接受采访时,感激地说:农业综合开发帮助公司建成了上万亩的高标准蔺草生产基地,逢缘牌草席也成为全省驰名商标。
康诗林接着充满自信地说:县政府已经启动席草产业“211”工程建设,即二个基地、一个品牌、一个平台。到2020年,建成全国最大席草种植基地,全县席草种植面积将达到12万亩。建成全省最大的席草加工基地,形成分工明确,相互协作的“公司+加工大户+农户作坊”三梯次加工基地。创建一个品牌,将“逢缘”牌草席商标打造成中国弛名商标。搭建一家席草交易平台,力争80%席草种植实现订单生产。
衡山县农业综合开发办主任肖尧阶说:席草是一种绿色环保产品,越来越受消费者欢迎。通过不懈的努力,衡山席草产业来势很好,产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农民受益很大。农业综合开发一定要秉持宗旨,发挥自身优势,继续大力扶持席草产业,使之成为衡山第一大农业产业,争当绿色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生力军。
产业融合:一座座秀美村庄筑造衡山旅游新景点
近日,笔者来到了长江镇石桥村,这里青山绿水,微风拂面,令人心旷神怡。没想到树丛掩映下的栋栋屋舍竟是养猪场!在衡山县金叶养殖公司养猪场的下方,就是2013年建成的800立方大型沼气项目,里面有两个发酵池和1个储气罐。笔者看到,在沉淀池的另一头,是一个大厂棚,两个工人正在处理废渣。“一方面可以直接用来施肥,另一方面可以加工成有机肥。”公司董事长袁金岳告诉笔者,他于去年投资150万元建起了这个有机肥加工厂。
袁金岳去年还引进仙草种植,仙草是王老吉的主要原料,扦插栽种,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散发异香。“旱地就可种植,可利用沼液作追肥。”袁金岳说,大片仙草掩映的农家小院,一些农民已开起了农家乐。
在他的养猪场里,粪污通过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用于公司生产、生活能源,降低了生产成本。沼液运输到仙草基地、油茶林基地和稻田作为有机肥料。废渣则经过有机肥加工厂加工,制成商品有机肥销售。通过这种农牧结合的生产模式,实现产气与积肥同步、种植与养殖并存、能源与资源良性循环,既有效解决了排污难的问题,还提高了经济效益,做到无污染、零排放的绿色、环保生产。
曾是一名服装经销商的姚建华,在农业综合开发的支持下,也走出了一条生态特色种养之路。2012年,姚建华拿出全部身家50多万元,流转福田铺乡白云村海拔500多米高的200多亩水田,从种植有机稻起步,办起了生态农场。
一年下来,一亩水田能产600多斤有机大米,纯收入4000多元,比常规种法多收入近千元。随后,她悉心请教农业专家,开始尝试主题生态种养,先后流转福田铺乡东盛村、金塘村、岭坡乡福星村等1000余亩耕地,种植有机稻、绿色海藻、养殖高山黄牛、黑山羊等。并先后成立三个合作社,发展社员500余人,联系农户1000余户,运用“公司+ 基地 +农户”模式扩大种养规模,她说:“在生态种养基础上,要打造出一个集休闲、观光、体验、乡村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为衡山再造风景!”
在衡山,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正如火如荼。萱洲、白果、马迹、东湖、望峰、岭坡、福田、沙泉、开云等乡镇,已成为市民周末节假日度假休闲好去处。
衡山猪血桃,近几年声名鹊起。每年端午时节,是猪血桃丰收的时候,短短20天的上市期,大批市民蜂拥购买,衡山县萱洲镇老塘村村民赵玉华仅卖桃子就收入了2万余元,而她只是该村其中的一个种桃户。男主人在外打工,而赵玉华则主要打理着家里房前屋后的17亩桃树林。她家里建了一栋2层的小洋楼,外墙铺贴墙砖,屋内也进行了装修,大大的水泥坪院子里,清扫得十分干净。这是典型的衡山农家庭院。
笔者了解到,在老塘村,几乎每家每户的房前屋后都栽种了果树,其中,以猪血桃的栽种数量最多。“以前都是零星种植,近10年来,在农业综合开发的扶持下,猪血桃已经成了村民的主要经济收入之一。”王正华是老塘村村支书,他如是介绍道。
除了猪血桃,贺家乡的西瓜,因皮薄肉厚汁多而受到市民热捧。据资料记载,衡山县因小水果齐全,品味佳,而成为湖南省第一批“家庭小水果县”,享誉全国。
盛夏时节,葡萄上市,衡山县白果镇岳北村,在当地人李青阳开拓的近500亩葡萄园里,一串串紫黑紫黑的葡萄,错落有致地悬挂在葡萄藤上,煞是诱人。
李青阳的葡萄园里以种植黑葡萄为主,去年,他因成功举办“黑葡萄文化节”而一炮走红,今年,第二届“黑葡萄文化节”顺利举行。他的计划是将这里打造成为远近闻名的湘南“吐鲁番”。
现在,葡萄园门口和池塘边已经绿化、亮化,池塘里荷花盛开,李青阳说,去年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投入资金140万元,进行水、渠、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灌溉自动化、滴灌化,大大节约人力物力开支。使葡萄园成为高产、稳产的示范样板。
“有好东西,就能引来游客!”李青阳要将葡萄园打造成为集采摘休闲游园于一体的旅游景点:“像岳北农工会和一代女杰唐群英故居一样,为南岳衡山风景各胜区增添新景。”